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

山林裡的國寶

第一村地處台灣偏遠山間,與野生動物和平相處,這裡自然是保育類動物的天堂,讓我們來介紹一下即將登場的保育類動物們吧!

【台灣水鹿】(雌)

本種是台灣產最大型的草食性動物,頭體長約160~240cm,尾長約15cm,雄鹿肩高可達1.2m,雌鹿稍小約80cm,體重160~250kg。夏季體色較淡,為黃褐色,冬季體色為暗褐色;頭部、耳朵為黃褐色。清晨與黃昏是其活動高峰,多分布於中、高海拔之原始闊葉林中,通常活動於高山水源地或近溪流草原地。群居性,但公鹿喜單獨行動。嗅覺敏銳,動作敏捷。草食性,以樹葉及嫩草為主食。

【台灣獼猴】

頭軀幹長 36 - 45 公分,尾長 26 - 45.6 公分,體重 5 - 12 公斤,部分成年雄猴可重達 18 公斤以上;頭圓臉平,面頰裸出具頰囊,耳殼小,全身毛被厚軟,冬季為暗石板色,夏季為橄欖綠色,腹面為濃灰白色,股間有明顯之紅棕色肉墊,四肢下部及尾端近黑色, 尾部粗且長。群居性動物,以樹林為主要活動區域,偶會下到地表來。白天活動,清晨和黃昏為覓食高峰。遇危險會發出短促之吼聲或搖動枝幹警告同伴。食物以植物之果實、嫩莖葉為主,攝食種類會隨季節而改變,偶爾會吃昆蟲。

【台灣長鬃山羊】

本種為台灣產唯一牛科動物,昔稱長鬃山羊。頭體長80~114cm,尾長約6.5cm,體重25~35kg;身體為深褐色,背頸中央一帶為黑色;腮、喉部和上頸為淺黃褐色,尾短。雌雄皆有一對洞角,呈圓錐狀,頂端尖銳且略向後曲,終生不脫落。
喜單獨活動,清晨與黃昏是活動高峰,有強烈的領域性。常出現於裸露岩石崩處和險峻陡峭山區,因其蹄有突出外側,可輕易絆住岩石表面而活動。食物以幼芽及嫩葉為主。

【白鼻心】

又名果子貍、烏腳香。夜行性動物。雜食性,喜食多汁之果實,樹棲性,善於爬樹,經常在樹上活動、覓食。遇敵時會由肛門腺放出異味驅之。頭部圓大,體色為黃灰褐色,頭頸部色較黑,由額頭至鼻端有一條明顯的白色縱帶,眼睛上下延伸至耳下的部分亦各有一塊白斑,後頸、肩、四肢末端及尾巴末端為黑色。

【山羌】

台灣產鹿科動物中最小型的一種,體重多為 6-7 公斤,最重可達 12 公斤。頭軀幹長 40-70 公分,體背暗黃褐色,吻及額暗褐色,額內緣至角基內側各有一黑色條紋。上胸和體側為灰褐色。雄羌具不分叉短角,每年會脫落重長,角基部隆起,上犬齒發達。雌羌無角,僅具骨質隆起。在野外常見單獨活動個體,生性膽怯,通常僅於清晨、薄暮及夜晚時出來活動覓食。鳴聲似狗吠般的一連串短促叫聲。草食性,食物以細葉幼芽及嫩草為主。

◎資料來源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

2 則留言: